“9月11日,我是冰火兩重天。先是縣委提拔我正科級的任職談話,接著是縣紀委的誡勉談話,任命書和批評通報同一天送達。”昨天,在金湖縣某局老張的辦公室,他一臉懊悔地對記者說,“我犯了一個低級錯誤,教訓啊!”
  老張所說的“教訓”,是指他提拔公示期間,縣紀委對其申報的家庭財產核查,發現“少報存款8萬元”。儘管後來證實是合法財產,也沒影響提拔,但寫檢查、誡勉談話、通報全縣,“還是很難看”。
  記者註意到,問責一事在網民中引起廣泛關註,並形成兩種觀點:一方認為,“真貪官”早把家庭財產隱匿轉移了,不易查,對少報合法財產的“小螺絲”問責,似乎小題大做;另一方則認為,對不實申報者處理太輕,應該暫緩任用或不任用。
  幹部財產公示難,核查、問責難上加難,很多地方畏難不前,金湖為何敢於破冰、勇闖深水區?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王海洋介紹,9月份提拔的22名科級幹部中,包括老張,有3人因少報家庭財產3萬到8萬元,或漏報房改房,受到誡勉談話等問責處理。加上去年核查出的10名,全縣共有13名財產申報不實的科級幹部被問責。此舉受到中央、省、市紀委的肯定。
  “實際‘操盤手’是縣委、縣政府。”王海洋遞來一份紅頭文件,《開展領導幹部報告個人重大事項抽查核實工作實施辦法(試行)》,其中第四條規定,新提拔科級幹部申報的家庭財產,是“6類抽查核實對象”的重點,以防“帶病提拔”。下轉6版
  上接1版另一份《成立抽查核實領導小組的通知》則顯現,縣委書記肖進方親任領導小組組長,縣長龔曉琴任副組長,成員涵蓋公、檢、法、財、稅等12個部門一把手。“這就是‘尚方寶劍’。”王海洋說。
  “全縣科級幹部的家底,包括其配偶、子女情況,怎麼摸到的?”記者好奇地問。“我們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建立領導幹部重大事項核查系統。”縣紀委副書記盧金富打開電腦說,在採集全縣35萬戶籍人口海量信息基礎上,針對620名在職和225名非領導職務的科級幹部,開發了含戶籍、婚姻、護照、收入、車輛、房產、工商、納稅、違紀違法等13類子信息的數據庫,集成有效信息63萬條。
  “以我為例。”他在系統中輸入自己名字,約2秒鐘,就顯示他家三口及4位同名同姓者的13類信息。再輸入身份證號,系統自動識別,篩選出他家三口的各類信息。“這叫精確查詢,剛纔同音模糊查詢也不可缺少,可在多信息比對中發現線索。”他點開“房產信息”說,我申報了一套住房,如果與住建局提供的信息不符,就要核實。同樣,老張少報8萬元存款,只要進入人民銀行提供的“收入信息”庫檢索,分分鐘就能確認。
  “縣內各類信息已整合聯網,半年更新一次。”縣紀委常委侯先標坦言,如果有人在外地購房、投資,系統則無法全口徑採集信息。
  “財產關係的模糊性和外部環境的局限性,是否會帶來認定、問責的畸輕畸重?”記者拋出網民的疑慮。盧金富解釋說,對以上13人的處理,依據的是《淮安市新提拔幹部申報公示財產核查暫行規定》第十條: 被核查人員未如實申報、隱瞞財產數額較小,情節較輕的,給予批評教育、通報批評、誡勉談話。“如果他們未如實申報、隱瞞房產,或隱瞞其他財產超過20萬元的,則按規定取消任職資格。”
  “金湖的做法有樣本性嗎?”記者昨天電詢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副院長李永忠。他說,近5年,全國有30多個市、縣進行官員財產公開試點,大多不了了之。“原因是只公示、不核查,更不問責,等於走過場。”金湖通過建立官員財產大數據庫,運用科技手段核查、問責,創新了制度反腐方式,可操作可推廣。
  “如果有被問責幹部感到冤枉,說明認定製度還要細化。”中國人民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毛昭輝教授認為,幹部少報家庭財產,至少有不懂、漏報、瞞報、篡改、拒報、偽造信息等多種情況,所承擔的責任和後果不盡相同。因此,要加快全社會信用體系和信息化體系的建設,明晰界限,統一標準,防止寬嚴失度。要引入社會民眾參與審核認定,減少監督成本,避免“選擇性審查和問責”。他提醒,幹部財產公示是預防和減少腐敗的重要手段,“但不能指望一公開就解決所有問題,包打天下。反腐敗是長期系統的社會工程。”
  昨天,曾謝絕記者採訪的金湖一被問責幹部來電說,“我想通了,一次誡勉談話,可能讓我一輩子警鐘長鳴,不出事。值!”本報記者 林 培  (原標題:少報8萬存款 換來誡勉談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f52pfhtc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