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內斯堡大學哲學教授在給羅德斯大學師生做中非語言文化比較的講座 劉暢 攝
  原標題:加強兩校學術交流 融入當地教學體系——南非孔子學院發展探索之路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劉暢):今年的9月27日是孔子學院成立十周年紀念日。與全球其他孔院相比,南非孔院起步較晚,數量較少。由於當地教育長期受白人統治,意識形態與西方接近,孔院在南非創立之初受到外界質疑與壓力。六年來,孔子學院師生頂住了種種壓力,以專業治學融入當地教學體系,以學術交流打開相互瞭解的窗口,以服務本地的宗旨滿足當地人學習中文的需要,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可與支持。
  以專業治學回應外界質疑
  26日中午,在南非羅德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系的教室里,來自暨南大學法律專業的白中紅老師在給羅德斯大學的師生們做題為“非洲的國際關係與國際法”的講座,而她身背後教室的牆上正貼著毛澤東的照片和南方日報的報紙。這些資料並不是為了孔院十周年活動而專門佈置,而是很早以前就在那裡了。
  六年前,剛剛到羅德斯大學創辦孔子學院的暨南大學教授馬躍很難想到,對中國的研究能在這所校園裡達到今天的興盛局面。
  2007年,羅德斯大學國際化委員會主席馬裡厄斯教授找到中國駐南非大使館,希望能在學校開辦孔子學院,他表示,羅德斯大學作為南非歷史悠久、學術傳統優秀的國際化學校,應該設有中文專業,但由於經費不足,他們希望中國能夠給予支持。在使館的介紹下,由暨南大學作為第三方院校和羅德斯大學於當年年底簽署協議,合作創辦羅德斯大學孔子學院,暨南大學派出時任漢語國際推廣中心副主任馬躍教授擔任中方院長,馬裡厄斯教授則擔任孔子學院的外方院長。
  但羅德斯大學孔子學院的創立並非一帆風順。就在籌備期間,羅德斯大學的一些教授走進校長辦公室質問校長,“我們為什麼要拿中國政府的錢來辦這所孔子學院?孔子學院會不會影響大學的學術自由?”馬躍讓校長轉達這些教授,“如果你對歌德學院、法語聯盟、英國文化委員會有質疑,你可以質疑孔子學院,如果你對那些機構沒有意見,就不用再提,因為孔子學院和他們是一樣的機構。”
  2008年10月,羅德斯大學孔子學院掛牌成立的時候又遭遇了尷尬的一幕。在剛剛將牌子掛好、大家轉身舉杯慶祝的時候,牌子上就被貼上了一張紙條,上面用英文寫著“西藏怎麼辦?”馬躍解釋說,羅德斯大學孔子學院的知識分子受西方影響很深,認為中國政府在迫害西藏人民,所以對漢辦和羅德斯大學合辦的孔子學院也進行抵制。
  馬躍教授並沒有迴避這一尖銳的挑戰,而是請來研究西藏問題的香港科技大學的加拿大教授沙伯力講西藏問題。當時學校里關心西藏問題的人都來聽講座,他們沒想到這樣一個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的學者居然批評西藏自由主義的虛偽,用事實說明中國政府如何支持西藏的發展。從此之後校園裡再沒有聽到有人對西藏問題發出質疑。
  為了在羅德斯大學站穩腳跟,孔子學院註重遵循當地的教學傳統,將漢語教學融入當地教育體系,從學科設置到學術標準,儘量向羅德斯大學靠攏。在專業方向的設置上,馬躍教授並沒有將專業方向定位為“普通話”,或者“漢語”,而是叫做“中國研究”。馬躍教授解釋說,想把中文作為語言學方向來學習的學生很少,但對中國感興趣的學生很多,將專業方向設為“中國研究”,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前來學習。而且羅德斯大學的學生一般有兩個主修專業,他們可以將漢語作為第二個主修專業,將其和第一個主修專業相結合,這就預留了發展的空間。
  事實證明,這樣的學科設計非常合理,前來選修中國研究的學生數量越來越多。而中文課也從學分課發展為主修專業,目前還擁有了榮譽學位。
  馬躍教授反覆向馬裡厄斯教授傳達這樣一種理念,孔子學院是漢辦總部和羅德斯大學合作的產物,是羅德斯大學自己的事業,暨南大學只是前來協助辦學。馬裡厄斯教授也十分支持孔院的工作,不僅親自擔當“理解中國”課程的老師,還積極聯絡管理、國際關係、藝術、經濟等院系的教授、主任,請他們參加漢語興趣小組。在他的影響下,商學院副院長開始從事中國與非洲管理的對比研究,並獲得羅德斯大學的科研經費支持。
  馬躍教授認為,深入的學術交流是推廣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而且這種學術交流應該是雙向的,不僅要讓當地人瞭解中國文化,也應該讓中國人瞭解非洲。在他的推動下,暨南大學成立了非洲研究中心,羅德斯大學派教授去暨南大學進行訪問,而暨南大學也會每年派出不同專業的老師來羅德斯大學進行講座。在這次孔子學院十周年的活動中,就有來自暨南大學法律、經濟、藝術、中醫等專業的老師前來進行講座,每場講座都幾乎座無虛席。
  可以說,經過6年的努力,羅德斯大學孔子學院在學校的影響已經不僅限於語言方面,而是以語言為橋梁,深入到了不同的專業,也獲得了當地人士的認可。羅德斯大學的校長表示,孔子學院為羅德斯大學的學生打開了一扇通向中國的窗戶,開闊了他們的眼界,他們對孔子學院和漢辦表示感謝。
  1
  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學中文專業的學生正在進行課堂練習 劉暢 攝
  以服務姿態融入當地文化
  斯坦陵布什大學是南非一所擁有近150年曆史的名校,這座以南非阿非利卡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秉承了歐洲的教學傳統,學生大多是荷蘭、英國的後裔,雖然學校在2001年就創辦了中文專業,但學習中文的當地學生非常有限。2008年1月,廈門大學和斯坦陵布什大學合作創辦斯坦陵布什大學孔子學院之後,中方院長謝作旭教授採取融入大學的姿態,派孔子學院的老師和志願者支持中文系的工作。
  目前,斯坦陵布什孔子學院有老師及志願者共九人,其中四人在給大學的中文專業上課。志願者駱祥聰在孔子學院執教三年,因為表現優異,已經被大學的中文專業聘為老師,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教師隊伍缺乏延續性的問題。
  謝作旭教授說,孔子學院將中國文化作為南非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借當地的節日和活動開展中國的文化活動,避免給人強行輸入中國文化的感覺。比如遺產日、青年節、國際環境保護日、地球日,孔院都會派太極隊前去參加,取得不錯效果。
  在孔子學院教學點的設置上,學校也是很據當地需求進行開設。在謝作旭教授的印象中,當地人對學習漢語最積極的不是校長和老師,而是學生與商人。斯坦陵布什高中的教學點就是因為學生自己找到孔子學院而開設的。
  斯坦陵布什大學所在的地區是南非葡萄酒生產中心,越來越多的南非紅酒運往中國銷售。隨著當地與中國來往密切,當地人對漢語教育的需求也不斷增大。應南非語言博物館館長請求,孔子學院在語言博物館開設漢語社會班,吸引了當地的商人、公務員、工程師、醫生等小鎮居民前來學習。語言博物館的中文課開設半年來,已經成為當地人學習漢語的基地。
  目前,斯坦陵布什大學孔子學院已經開設了十三個教學點,擁有學生共八百多人。面對不斷增多的學生隊伍,僅僅靠孔子學院的老師的力量是不夠的。孔子學院正在培養當地的本土教師,將優異者送到廈門大學學習,學成之後做當地的本土漢語老師。
  謝作旭教授表示,漢語教學本土化是他們的最終目標,目前,孔子學院可以對漢語教學進行扶持,輸送老師,幫助它正常運作,但未來還是要以當地人為主,讓南非人自己教南非人漢語,就像在中國大多數是中國老師教英文一樣。
  南非孔子學院發展空間巨大
  目前,漢辦在全世界有457所孔子學院,但截至2013年底,在非洲僅有37家孔子學院。
  畢業於德國歌德大學的福克·哈迪格博士從2007開始研究孔子學院,調研過澳洲、歐洲、美洲、非洲約25個孔子學院。他調查發現,與歐美歷史悠久的漢語專業和中國研究相比,非洲大學的漢語專業鳳毛麟角。在歐美國家,即使沒有孔子學院,人們也可以去大學的漢語專業學習漢語。但在非洲的很多國家,孔子學院是當地人學習漢語的唯一途徑。
  目前,在南非只有斯坦陵布什大學、羅得斯大學、開普敦大學三所大學開辦孔子學院。馬躍教授認為,南非對於孔子學院來說基本上還屬一塊亟待開發的處女地,現在孔子學院的數量和南非對於中國的重要性來說還遠遠不能匹配。
  經濟上,南非已經連續多年成為中國在非洲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投資國,中國也連續五年成為南非在全球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政治上,從2010年起,中國和南非已經是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文化上,兩國交流日益密切,2014年4月,南非中國年在北京開幕,中國將於2015年在南非舉辦中國國家年。在這種發展趨勢下,南非急需大量瞭解中國、懂中文的各界人才,而培養這些人才的南非孔子學院可謂任重道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f52pfhtc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